H13表面熱處理工藝壓鑄模具材料研究 H13表面熱處理工藝壓鑄模具材料研究2023-02-28 版權(quán)聲明 我想投稿
H13鋼具有很強的韌性,冷熱疲勞的抗力, 熱作模具的使用壽命可以大大提高, 還可用于規(guī)定其他高韌性、高韌性的軸類和構(gòu)件, 所以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目前中國H13鋼的工藝大多是球化退火, 淬火及其高溫回火, 有需要時, 也需要進行去應(yīng)力退火。這一熱處理工藝可以使H13鋼具有良好的綜合物理性能, 能滿足模具使用要求??墒? 這是為了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國內(nèi)大多數(shù)廠家也不進行模具表面處理, 磨具的使用壽命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如今, 在中國使用H13鋼的常規(guī)熱處理工藝, 早就很成熟了, 可是, 如果要繼續(xù)提高H13鋼的使用壽命, 可以從表面處理層面考慮, 可以通過氮化或軟氮化來提高磨具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1 H13壓鑄模具鋼原料分析(1) H13鋼的化學成分及零界點 (如表1, 表2)
眾所周之, 鋼出廠前, 將進行退火處理, 為了消除鋼內(nèi)要力, 提高鋼材的切削加工性能。由GB/T 根據(jù)球狀珠光體1299-2000的評級標準, 2~4級為達標機構(gòu), 第一級、第五級和第六級是不過關(guān)機構(gòu)。圖1顯示了H13鋼原料的金相組織。
從圖1可以知道, 球狀珠光體是原料的金相組織 一點點珠光體。HRC強度為3.1~3.3, 球化效果更好。由于鋼淬火后, 大量堆放在一起制冷, 冷卻速度非常緩慢, 以致球狀珠光體匯聚成長, 取得較好的球化效果。按照GB/T1299-2000的球狀珠光體標準進行定級, 圖1中的機構(gòu)可以評為3級, 達到金相組織標準。
2 H13壓鑄模鋼工藝試驗(1) H13鋼表面氮化工藝圖 (圖2) 還有金相組織圖 (圖3) 。
(2) 滲氮處理H13鋼。
本實驗對H13鋼表面滲氮進行處理, 滲氮分為三段, 第一階段溫度為540℃, 氣溫在560℃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 每一階段每保溫12h, 共保溫36h, 同時, 氨分解率在第一階段為20%~30%, 氨分解率在第二階段為40%~50%, 氨分解率在第三階段為85%~90%。工藝過程如圖2所示, 如圖3所示的金相組織。
通過硬度計測試得知, H13鋼的表面硬度為950~1100/HV1,經(jīng)滲氮處理, 深層為0.31~0.33mm, 根據(jù)GB/T11354-2005中滲氮層中氮化物檢測要求, 檢測顯微鏡下變大500倍, 得其機構(gòu)最差的部分圖3中的機構(gòu)可以評為1級, 屬于達標。
有文獻曾經(jīng)對H13鋼滲氮40h (500℃、兩階段550℃滲氮) 對化合層進行了嚴肅的電鏡管觀察, 表面為小塊和針狀ε γ′兩相區(qū) (表面平行制樣) 。合金滲碳體在原調(diào)質(zhì)組織中呈球形或橢球形, 它在界面上沉淀了更多的氮化物, 一些滲碳頁面模糊,已經(jīng)被細小的氮化物“吞噬”。根據(jù)氮在滲碳體中的融解,可以描述其動力學過程, 氮原子逐漸更換碳原子,產(chǎn)生合金氮化物,另外還有集中規(guī)格在1~20nm之間的CrN。、Mo2N和VN分布于ε相和γ′相基體上。
3 3.11鋼表面軟氮化解決方案 金相組織圖H13鋼表面軟氮化 (圖4) 和工藝圖 (圖5)3.2 H13鋼軟氮化解決本試驗對H13鋼表面進行軟氮化解決, 保溫5h,600℃, 氨的流量為0.2 m3/h, 汽油為2 5滴/m i n。如圖4所示,金相組織。
通過硬度計測試得知, H13鋼的表面硬度為680~720HV0.1,經(jīng)軟氮化處理, 深層為0.05~0.06mm, ε相貌為0.005mm, 根據(jù)GB/T11354-2005中滲層松散檢測要求, 檢測顯微鏡下變大500倍, 得其松散最嚴重的位置, 圖4中的機構(gòu)可以評為1級, 屬于達標。根據(jù)GB11354-89《鋼鐵零件滲氮層深度測量與金相組織檢驗標準》的要求, 圖4中的機構(gòu)可以評為1級, 屬于達標。
化合物層經(jīng)氮碳共滲后, 分為明顯的雙層:表面白亮層為ε相, 合金氮化物和合金滲碳體比較彌漫, 其耐蝕性能高, 故呈白色, 它沒有微孔, 并且沿著晶界楔入基材。內(nèi)層為擴散層, 最后看到有脈狀機構(gòu)。
3.3 一般情況下,氮碳共滲和滲氮結(jié)果較為普遍, 當化合物層延性不大時, 滲氮能使工件表面的耐磨性翻倍以上。隨著滲層含碳量的增加,氮碳共滲工件的耐磨性提高, 但是滲層延性也隨之增加。
各種滲氮和氮碳共滲工藝都可以提高工件的彎曲疲勞特性, 增長率超過40%。與氮碳共滲相比,滲氮能提高工件疲勞性能, 但是氮碳共滲工件具有良好的抗咬合性能, 與滲氮工件相比,缺口敏感性小。隨著氮碳共滲層碳含量的增加, 疲勞極限的增加逐漸減少, 疲憊源 (魚眼) 通常位于擴散層與基材的交匯處。
為保證壓鑄模表面抗液體金屬的熱腐蝕性能, 多采用氮碳共滲表面強化工藝, 但是要盡量控制氮碳共滲層的深度, 只有在金屬沖洗最激烈的地方才允許有較深的滲層, 其它位置可以進行氮碳共滲分析, 或者在分析氮碳共滲的前提下進行500~550℃的氧化處理, 另一層氧化膜形成于氮碳共滲層外, 實踐強調(diào), 這種處理過的壓鑄模具的使用壽命可以提高4~5倍。
由于氮碳共滲使表層增加了一層白亮層, 因此具有很高的耐蝕性和耐磨性, 高滲氮處理, 但白亮層較薄, 因此,在使用中, 會受到?jīng)_擊而脫落。
由于氮碳共滲使表層增加了一層白亮層, 因此具有很高的耐蝕性和耐磨性, 高滲氮處理, 但白亮層較薄, 因此,在使用中, 會受到?jīng)_擊而脫落。解決氣體氮化問題不應(yīng)發(fā)生白亮層, 否則由于延展性大,磨具表面硬度降低。
總的來說, 無論是滲氮還是軟氮化, H13鋼的耐蝕性都可以大大提高, 耐磨性, 耐熱性疲勞極限, 抗咬合性, 提高H13鋼的使用壽命。
4 結(jié)論H13鋼經(jīng)熱處理后, 具有良好的綜合物理性能, 能滿足磨具的基本要求。提高熱作模具鋼H13 (4Cr5MoSiV1) 使用期為應(yīng)用背景, 通過與未經(jīng)氮化處理的H13鋼性能相比,選擇氣氛滲氮和軟氮化方法在熱作模具鋼H13表面形成氮化層,提高了H13鋼的耐腐蝕性、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H13鋼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 使H13鋼更能滿足公眾的要求。
介紹:熱處理就是提高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去除剩余應(yīng)力,提高金屬的切削性能, 起到提高磨具使用壽命的主導作用。本文以H13 (4Cr5MoSiV1) 以壓鑄模具鋼為例, 對H13進行表面熱處理, 對其物理性能和金相組織進行分析, 然后對該過程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提高模具壽命,提高熱處理工藝效果。
關(guān)鍵字:熱處理,模具鋼H13,使用壽命。
注意:本文為網(wǎng)友上傳,旨在傳播知識,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的觀點,與本網(wǎng)站的觀點無關(guān)。如有侵權(quán)等問題,請盡快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解決方案。E-MAIL:iwenmi@163.com。檢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