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模具鋼成分,H簡單分析13模具鋼成分
H模具鋼的成分分析如下:
碳:AISI H13、UNS T20813、ASTM(最新版),F(xiàn)ED QQ-T-570的H13鋼含碳量為(0.32~0.45%是全部H13鋼含碳量最廣。
德國X40CrMoV碳含量為5-1和1.2344.37~0.43)%,含碳量范圍窄。
DIN17350中X38CrMoV5-1碳含量為(0.36~0.42)%。
日本SKD 61含碳量為(0.32~0.42)%。我國GB/T 1299和YB/T 094中4Cr5MoSiV1和SM 4Cr5MoSiV碳含量分別為(0.32~0.42)%和(0.32~0.45%分別與SKD61和AISI H13相同。
北美壓鑄協(xié)會需要指出NADCA 在207-90、207-97和2003標(biāo)準(zhǔn)中,H13鋼碳含量為(0.37~0.42)%。淬火鋼的基體硬度取決于碳含量與淬火鋼硬度的關(guān)系曲線,H13鋼淬火硬度約為55HRC。
對于工具鋼,鋼中的部分碳進(jìn)入鋼基,導(dǎo)致固體溶解和強(qiáng)化。碳的另一部分與合金元素中的碳化物形成元素相結(jié)合,形成合金碳化物。對金碳化物需要在淬火馬氏體基體上分散,導(dǎo)致兩次硬化。
因此,熱作模具鋼的性能取決于殘余合金碳化合物和回火馬氏體的組織均勻分布。因此,鋼中C的含量不宜過低。
含5%Cr的H13鋼應(yīng)具有較高的韌性,因此其C含量應(yīng)保持在形成少量合金C化合物的水平。Woodyatt和Krauss指出,在870℃的Fe-Cr-C三元相圖上,H13鋼位于奧氏體A和(A M3C M7C三相交界處較好。C含量約為0.4%。增加C或Cr含量會增加M7C3.含量和耐磨性更高A2和D2鋼。
此外,保持C含量相對較低,使鋼具有重要意義Ms溫度水平相對較高(H13鋼的一般數(shù)據(jù)是340℃左右),當(dāng)鋼淬火到室溫時(shí),可獲得馬氏體、少量殘留A和殘留A分布均勻的合金C復(fù)合組織,回火后可獲得均勻的回火馬氏體組織。避免奧氏體在工作溫度下過度殘留,影響工件的工作性能或變形。這些少量殘留的奧氏體應(yīng)在淬火后的兩次或三次回火過程中完全改變。
順帶一提,H13鋼淬火后的馬氏體組織為板條M 少量片狀M 少量殘余a,國內(nèi)學(xué)者研究了回火后沉淀在板條M上的小合金碳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