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13為熱作模具鋼,是在碳工鋼的基礎上加入合金元素形成的鋼種。GB/T1299—2000。
2、H13對應牌號:4Cr5MoSiV1
H機械性能:硬度:退火,245~205HB,淬火,≥50HRC
H熱作模具鋼種應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其主要特點是
(1)淬透性高,韌性高;
(2)工作場所抗熱裂性能優(yōu)異,水冷;
(3)具有中等耐磨性,也可采用滲碳或滲氮工藝提高其表面硬度,但應略有降低耐熱裂性;
(4)碳含量低,二次硬化能力差;
(5)在高溫下具有抗軟化能力,但使用溫度高于540(1000)硬度迅速下降(即工作溫度為540);
(6)熱處理變形??;
(7)中高切削加工;
(8)中等抗脫碳能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也可以用來制造航空工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
3、H13化學成分:
C:0.32~0.45,
Si:0.80~1.20,
Mn:0.20~0.50,
Cr:4.75~5.50,
Mo:1.10~1.75,
V:0.80~1.20,
p≤0.030,
S≤0.030;
4、H交貨狀態(tài):淬火:790度 -15度預熱,1000度(鹽浴)或1010度(爐控氣氛) -6度加熱,5~15度保溫min空冷,550度 -6度回火;退火,熱加工。
5、H13鋼是C-Cr-Mo-Si-V型鋼在世界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5、H13鋼是C-Cr-Mo-Si-V型鋼在世界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學者對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探索了化學成分的改進。鋼的廣泛應用和優(yōu)良特性主要由鋼的化學成分決定。當然,鋼中的雜質元素必須降低,數(shù)據(jù)顯示,當Rm在1550MPa當材料硫含量從0.005%降至0.003%時,沖擊韌性將提高約13%J。十分明顯,NADCA207-2003標準規(guī)定:優(yōu)級(premium)H13鋼硫含量小于0.005%,超級(superior)應小于0.003%S和0.015%P。H分析了13鋼的成分。碳:美國AISIH13,UNST20813,ASTM(最新版)H13和FEDQQ-T-570的H13鋼含碳量規(guī)定.32~0.45%是全部H13鋼含碳量最寬。德國X40CrMoV5-1和1.2344的碳含量為(0.37~0.43%,含碳量窄,德國DIN17350中還有X38CrMoV5-1含碳量為(0.36~0.42)%。日本SKD61含碳量為(0.32~0.42)%。我國GB/T1299和YB/T094中4Cr5MoSiV1和SM4Cr5MoSiV含碳量為(0.32~0.42)%和(0.32~0.45%分別與SKD61和AISH13相同。尤其是北美壓鑄協(xié)會NADCA207-90,207-97,207-2003標準H13鋼含碳量規(guī)定.37~0.42)%
4Cr3Mo2MnVNbB(Y4)鋼為銅合金壓鑄模,4Cr3Mo2MnVNbB(Y4)鋼結合我國礦產(chǎn)資源設計的新型熱壓鑄模具鋼,接近3Cr3Mo類鋼,但添加了微量元素Nb和B。與Y10鋼相比,4Cr3Mo2MnVNbB(Y4)鋼中的Cr、Si含量下降,碳化物不均勻性下降,B增加Cr、Si降低淬透性和高溫強度。與Y10鋼相比,4Cr3Mo2MnVNbB(Y4)鋼中的Cr、Si含量下降,碳化物不均勻性下降,B增加Cr、Si降低淬透性和高溫強度。添加微量Nb、Nb同時,碳化物在奧氏體中不溶Nb加入也可以增加M6C和MC可細化晶粒,降低過熱敏感性,提高熱強度和穩(wěn)定性。4Cr3Mo2MnVNbB(Y4)鋼的機械性能明顯優(yōu)于3,特別是冷熱疲勞和裂紋膨脹率Cr2W8V鋼是一種理想的銅合金壓鑄模材料,大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另外4Cr3Mo2MnVNbB(Y4)鋼在熱擠壓模、熱鍛模的應用上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其次是H13(4Cr5MoSiV鍛造,最后H13機扎,三種價格從高到低,用于不同的性能要求
十字軸鍛造成型工藝研究及模具設計摘錄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和汽車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十字軸作為傳動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本文主要研究十字軸。十字軸是汽車底盤中非常重要的傳動部件。產(chǎn)品質量要求高,形狀復雜。以我國廣泛使用的熱鍛工藝為研究前提UGDEFORM-3D研究十字軸成形過程和模具設計 首先采用UG或ProE三維造型軟件采用十字軸三維實體造型DEFORM-3D根據(jù)模擬結果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限元模擬軟件對十字軸的成型過程進行了模擬分析,提出了改進模具設計的建議參數(shù),設計合理的模具腔使用UG三維模型關鍵詞十字軸數(shù)值模擬預鍛變形有限元成形工藝,具有實體造型功能Study on Form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for Crossing Shaft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automotive industry as the main basis of mechanical parts the cross shaft of an ever-increasing status is also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mainly takes cross shaf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ross shaft is automobile chassis of a very important force transmission parts products of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 complex shapeUG DEFORM-3D as a platform and has done some research on mould design and FEM simulation on the base of forge hot proces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local plant First using UG or Pro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oftware for 3D modeling of the cross shaft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oftware DEFORM-3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cross shaft And analysis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he metal load-trip curv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simulation the problem in the Pre-forging has been analysed with some instructive sugge 。
磨損失效是指模具工作部位與加工材料之間的摩擦損失,導致工作部位(刀片、沖頭)的形狀和尺寸。
磨損失效是指模具工作部位與加工材料之間的摩擦損失,導致工作部位(刀片、沖頭)的形狀和尺寸。它還包括正常磨損失效和異常磨損失效。
(1)正常磨損失效。冷沖壓和冷擠壓模具的使用壽命取決于表面的耐磨性,以確保材料連續(xù)斷裂。沖壓模具和擠壓模具通常使用壽命長,表面質量要求高。
(2)異常磨損失效。在局部高壓作用下,模具工作部位與加工材料咬合"冷焊"到模具表面(或模具材料)"冷焊"在加工材料表面),加工產(chǎn)品(或模具材料)的表面形狀和尺寸發(fā)生突變,或在加工產(chǎn)品表面出現(xiàn)嚴重劃痕,導致故障。這種故障很容易發(fā)生在拉伸、彎曲和冷擠壓模具中。
H13是美國AISI中國標準中的標準鋼號GB類似鋼號4的標準Cr5MoSiV1.
中國人通常不知道命名規(guī)則。
簡單地說,每個國家都有化學成分范圍、機械性能等國家或行業(yè)標準。這些規(guī)定在全國或行業(yè)中很常見。制造商只有按照這些標準執(zhí)行,才能符合國家或行業(yè)的規(guī)定。只有合格或不合格的人才有定義的依據(jù)。
BT/T不知道1299-2000,中國對H13的國標是GB開頭的,GB意思是國標。
沈陽中金模具鋼
H13鋼為過分析鋼,常規(guī)完全退火或等溫球化退火
(1)H13鋼的完全退火工藝為:850~900e@3~4h,保溫后,隨爐冷至500e以下出爐空冷;
(2)等溫球化退火工藝:845~900度×2~4h/爐冷 700~740度×3~4h/爐冷,[40度/h,空冷500度;(3)對質量要求較高H13鋼模還應防止白點退火,工藝周期長;
(4)形狀復雜的模具,去應力退火應在粗加工后進行:600~650e@2h/爐冷;(5)模具熱處理后,如果模具腔磨削!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層厚約10~30的電火花和線切割方法Lm淬火馬氏體白亮層又稱/異常層0"由于白亮層應力大,淬火馬氏體本身很脆,磨削時表面容易產(chǎn)生微裂紋和磨削裂紋,磨削后最好低于回火溫度50e以下是去應力退火,消除磨削應力,使表面可能形成的淬火馬氏體回火韌化。
大型的H13鋼鍛件常規(guī)球化退火處理碳化物組織非常不均勻,可通過多次球化退火或奧氏體快速冷卻(正火)球化退火實現(xiàn)嚴重的晶體碳化物鏈
淬火工藝:
H13鋼淬火回火工藝可采用鹽浴爐!模具表面光滑,熱處理變形小,零件壽命長"特別是
外熱剛玉流粒爐保護加熱,吸收了鹽浴爐和真空爐加熱的共同優(yōu)點,非常適合熱模鋼的熱處理加熱。
H13鋼的一般淬火工藝:40~500度預熱(0.5min/mm),650~840e預熱(0.5min/mm) 1020~1050度奧氏體化.25~0.45min/mm),空淬、油淬、氣淬或分級淬火是保溫后的可視性要求,分級溫度為500~540度(0).25min/mm)。
對于斷裂韌性、耐熱疲勞、耐熱磨損要求高、淬火后需要電加工的模具,為了獲得最高的紅硬度,可采用奧氏體溫度上限,要求較?。?/p>
對于斷裂韌性、耐熱疲勞、耐熱磨損要求高、淬火后需要電加工的模具,為了獲得最高的紅硬度,可采用奧氏體溫度上限,要求較??!細顆粒!奧氏體溫度下限應用于獲得最佳韌性,防止開裂。淬火加熱的保溫時間應保證組織轉換和所需合金元素的固溶性。淬火加熱保溫時間過短會減少H13鋼的紅硬度和抗回火能力。H鋼淬火溫度高于退火溫度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氧化脫碳,保證加熱質量。
H13鋼淬火后的組織:板條馬氏體 未溶碳化物 奧氏體殘留。
回火工藝:
H13鋼淬火后應回火2~3次,以獲得所需的力學性能。淬火后的模具溫度小于70e對于大尺寸、復雜形狀的熱模具,應盡快回火尤為重要。同時,為避免熱?;鼗饡r的殘余應力,回火應緩慢加熱冷卻。H根據(jù)熱作模具的工作條件、具體工作條件和具體失效形式
確定回火溫度和硬度"一般優(yōu)質H13鋼多為54~650度×3h為了提高模具的韌性,減少奧氏體殘留,高溫回火(AR)模具的變化會導致脆性。然而,高溫回火很容易導致熱作模具的熱磨損和坍塌。實踐證明,H13鋼中低溫回火約350度后,心臟具有良好的強韌性和熱疲勞性能,無藍脆現(xiàn)象。中低溫回火量高AR,對彌補其韌性不足有一定作用。AR材料的存在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改變裂紋的膨脹方向、應力和應變狀態(tài),從而提高鋼的韌性。
值得注意的是,H13鋼在425~520e第二類回火脆性同時出現(xiàn)內回火,顯著降低沖擊韌性。這是
回火時,大碳化物沉淀在馬氏體板條之間,回火快速冷卻AR[4]轉化為馬氏體的原因"消除或減少回火脆性的措施有(1)冶金質量好!鍛造純度高的鋼坯;(2)在熱處理過程中,通過形變熱處理或臨界淬火減少鋸齒形晶界結構和細晶粒P,S晶界雜質分析;(3)采用二次回火,第二次回火溫度低于第一次回火溫度約10e,為降低回火脆性,將保溫時間縮短20%~25%;(4)在脆性開發(fā)區(qū)完全避免回火。H13鋼回火后的最終熱處理組織是回火馬氏體 少量碳化物低于600e當回火溫度高于650時,e馬氏體形態(tài)會逐漸消失,轉化為回火馬氏體H13鋼熱強度嚴重惡化。